English

怎样展示历史魅力

1999-09-23 来源:光明日报 陈 晋 徐海鹰 我有话说

16集电视纪录片《新中国》播出后,我们不断接到观众的电话和来信,一位观众在来信中说:“《新中国》有一种特殊的魅力,许多熟悉的镜头能够让人耳目一新。不少细节也是我们过去不知道的,有的知道但被忽略了。它朴实,可亲,可信。”应该说,这种反映,正是创造者们所追求和期待的纪录片效果。

我们这个创作群体的不少成员,先后参加过《毛泽东》、《邓小平》、《周恩来》等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的创作。这些以写人物为主的纪录片,在编排上,基本上采取的是主题式结构,围绕人物的一个侧面横向展开。这种结构的好处是每集的主题集中鲜明,容易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透,成功的把握比较大。但是,当我们接受《新中国》的创作任务时,事实上也是接受了向我们过去的模式挑战。其难点在于:这不是一部相对单纯的人物片,它是一部整个国家半个世纪辉煌而又曲折的历史,既要有高屋建瓴的大气,又必须具备纪录片的本性要求——平实风格。这样,如果在结构上重复过去,便很有可能淡化纪录感,走向专题化和政论化。经过酝酿,我们决定按年代结构,在50年的历史延伸中划出16个段落各成一集,每一集不求行业领域之全,但求历史进步在每个阶段所突现之魂(年代主题)。这样结构的危险性是叙述散乱,但如果找准了“魂”,这一危险还是能够克服的。其好处是为创作提供的发挥空间较大,并且能够从整体上告诉观众,新中国的50年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,在每一个历史性的关口,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,是怎样去解决的。现在看来,这个目的还是达到了的。

接手《新中国》以后,我们面临的又一个挑战,是在确保上层决策背景和线索清晰的前提下,让历史生动起来。为此,我们确立了上下结合,大小结合的原则。也就是说,在讲党和国家的决策背景和具体过程的同时,腾出更多的篇幅给普通人,力求做到大视野下的历史个性化。在创作中我们着力挖掘了一些生动的历史细节,对历史镜头重新解析,产生了出人意料的效果。第一集讲到毛泽东到达北平,在西苑机场接见民主人士后,“谦逊地请大家合影留念。”这时,镜头里的毛泽东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,往后退了几步,解说是“他说,我个子高,我站在后面。大家坚持让毛泽东站在了前面,站在了中间。”观众觉得同样熟悉的画面,在《新中国》里却又令人耳目一新,原因就在这里。

历史细节的运用让片中人物产生了呼之欲出的感觉,而众多小人物的生活细节让《新中国》在厚重之外更增添了几份生动。为寻找那些普通人,开拍前我们先后观看了1947年以来的500多部纪录电影,其中存留了许多普通人的镜头。豫剧演员常香玉,淮河工地上的女民工李秀英,荆江分洪工地上的女民工辛志英,鞍钢工人李绍奎,一汽工人王桂霞,四川农民张得宽,山西农民郭先考,河北农民王国藩,红旗渠工程排险队长任羊成等等。我们把过去的镜头和新近的采访结合在一起,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韵味。老镜头里的他们年轻而充满了朝气,今天他们的脸上已刻满了沧桑,与他们有同样经历的观众自然会产生共鸣,年轻人则更多地感受到了父辈的情怀。

总之,创作历史题材纪录片最重要的宗旨,是展示历史本身所挟带的魅力。它的魅力在哪里?一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,靠一个好的结构来突现历史的“魂”;二是让这些“魂”存活在生动的人物和细节之中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